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生教育 社会服务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本科审核评估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7-09-28 11:08:59 | 作者: | 来源: | 浏览:次 ]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

一、学院概况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2月,与政法学院合署办公,20113月开始独立运行。学院秉持学校“育人为本、学术立校、特色强校、创新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志道笃行”为学院精神,按照把三峡大学建设成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和发展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牵引,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要求、高效率运作,在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个教研部;建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开放实验室平台----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学院拥有“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基地、省级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八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50人,外聘教师5人,院外挂靠教师4人,各类教师总数59专任教师中,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外聘教师5人均为教授,院外挂靠教师4人均为教授),三峡大学“151”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4人。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中共党史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及区域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等二级学科硕士点,是三峡大学立项建设博士点培育学科。学院从200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共培养研究生600余名,所培养学生除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之外,主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就业。

近五年来,学院已获得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9项,其他各类项目174项,总经费480余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7项、地市级及其他成果奖82项;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及译著20部,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25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复印转载50余篇次。

学院以社会服务为己任,是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学校,多名教师是宜昌市讲师团成员。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工作,积极承担党政干部培训和社会服务类课题,使学院日益成为渝东鄂西党政机关的智力资源库、党政干部培训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形势与政策。根据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相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讲授,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道路的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其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得到了高度评价,许多学生成长为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拥有了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够适应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专任教师50人,外聘教师5人,院外挂靠教师4人,各类教师总数59。我院教师职称结构以高级职称为主,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为70%,中级及以下占30%。学历结构为博士占比60%,硕士占比为36%;学缘结构以毕业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主。从教师结构看,我院有一支职称高、学历高、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完全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方面,学院已经制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学院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学院专任教师总数将达到60人,高级职称教师达到80%,教师博士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人才培养,尤其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扮演特殊角色,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之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学院形成了重视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的具有良好师德风范的优秀教师。在近三年的教学新秀竞赛、教学名师竞赛中,我院有三位教师4人次获得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教学新秀荣誉;在师德标兵评比中,我院有三位教师获得师德标兵称号;近三年,年度考评中,我院有15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在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方面,专任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呈现来良好的状态。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对教学规律的探讨中,我院教师陈金明、田世锭、刘宇、阎颖等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称号,阎颖教授荣获湖北省宣传部“七个一百”文化宣传家称号。我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获宜昌市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荣誉。此外,我院教师还获得了各类荣誉。如胡俊修教授在2015年度、2017年度两次荣获教学名师称号,范畅博士在2016年度、黄河博士在2017年度也先后荣获教学名师称号,2016年度黄河博士荣获教学新秀荣誉,2017年度潘大礼博士荣获教学名师提名奖。在近年学校师德标兵评比中范畅博士2016年度、潘大礼博士2017年度荣获师德标兵称号。此外,在近三年的年度考核中,郑来春、刘宇、周德清、潘大礼、黄河、张学见、朱国庆、刘天旭、甘子东、陈运普、闫少华、阎颖等10多位教师荣获学校年度优秀教师称号。胡孝红、朱国庆等教师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成果和荣誉,充分肯定了我院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看,在保障教学质量和给予教学水平评价机制方面,学院一方面执行学校的相关制度,一方面完善我院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机制,目前已经形成了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与教务管理部门评教相结合的多方评价机制。近三年,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我院教师平均得分在95分以上。这表明我院教师教学水平处于较好的状态。

从教师教学投入本科教学情况看,马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全体专职教师均承担不同类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每学年均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

从教师发展与服务看,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在执行学校的相关政策的同时,学院采取了系列措施:①针对新进教师,学院实施导师制,指派教学效果好的高级职称教师作为新近教师的导师,跟踪听课指导。②对于青年教师,为培养教学新秀,学院每年均组织青年教师竞赛。③为提升教学技能,学院每年组织PPT制作竞赛、优秀教师示范课竞赛。

从师资队伍的保障度看,从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实际看,马院师资力量基本能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但从更高的要求看,学院还应该聘请一批校外兼职教师,如聘请党政部门、企业单位有立论素养和实务经验的人员补充教师队伍,更好培养学生认知社会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2、教学条件

学校在教学投入、教学设施的配置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经费投入方面,学校每年按照学院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人学时数拨付款项,以保障教学运行。此外,学校还较好执行了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每年拨付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建设经费。学院对这批费用专款专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社会考察等。

第二、教学实施配置较为完善。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排课要求,将配有多媒体的大教室优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在图书资料等购置方面,除学校每年购买和订阅一批与思想政治立论教育相关的书籍、报刊外,学院每年还要购置和订阅5万元左右的图书、报刊资料及与教学相关的音像视频等电子教学资源。目前,学院资料室有各类5万余册,每年订阅各类报刊杂志40多种。

第三、在课程资源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好地落实了教育部相关规定,实施中班教学,每个班级均控制在100人以下。在课程开设方面,除了开设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开设了一批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拓展课,如《大学生礼仪》、《中国近现代风云人物》、《幸福心理学》、《近代文化名人品评》、《趣味逻辑》、《历史与人生》等课程。此外,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在“求索学堂”共享。

第四、在教材使用方面,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长期使用教育部统一制定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系列教材,《形势与政策》使用中宣部制定的《形势与政策》(大学生版)教材。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终极培养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夯实课堂教学、延伸第二课堂、推进实践教学,促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真信、真懂、真用。总体看来,效果良好。

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学院本着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教学理念到课堂组织形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遵循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委员会指导之下,具体由学校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协调提出改革方案。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形成“课题教学+延伸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格局。目前,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题教学+延伸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格局基本形成。课堂教学改革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公关,对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新、课件完善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延伸教学主要依托学院多年形成的品牌“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天问讲坛”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拓展课;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竞赛完成;网络教学已经搭建了三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平台。

   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彰显,主要通过激发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达成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备课、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案例教学、视频辅助教学、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课堂安排,参与课堂讨论、或者自己制作PPT做课堂交流发言等。因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绝大部分课堂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3、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结合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二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社会调研报告竞赛;三是利用寒暑假,动员学生返乡进行社会调研。组织学生调研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要求撰写调研报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课堂在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依托我院品牌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访谈和沟通,解答大学生人生发展困惑、化解心灵冲突,达成思想政治教化的功能;二是依托“天问讲坛”,通过聘请校外名家大家及组织我院最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开展有关时事热点、理论热点、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讲座,传播正能量,加深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三是开设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拓展课程,如《中国近现代风云人物》、《幸福心理学》、《近现代文化名人品评》、《趣味逻辑》等课程,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达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五、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有力。

一是建立了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涉及到教学中重大问题由学院党政联系会议、学院办公会集体研究决策;具体业务由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教学监控由学院教学视导组组织推进。二是加强了教学质量保障的相关制度建设。为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课件的制度;新近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制度;教研活动管理办法;学院教学督导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

   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得到强化。

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基本覆盖了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一是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密切关联,实现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学院班子成员和教师相互听课常态化,有计划、有记录。学院规定,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五次,教师同行互相听课不得少于2次。三是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教师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PPT)竞赛。四是学院规范了试卷评阅管理办法,并没学期均组织教师进行试卷互查,加大了监控力度。

. 学生学习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的教化和政治情感的培养。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学生学习情况看,应该说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塑及爱党、爱国等政治情感的生成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从学生学习的满意度看,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总体满意。这主要反映在学生每学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方面。据近三年的统计,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综合评分高达95分以上。这表明学生对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满意的,对教学效果是认同的。

从应届毕业生就业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看,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用人单位对三峡大学毕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都是十分肯定的。很多毕业生在工作后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也有一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这说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方面的素质能到全方面发展。

七.特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

   1、课堂理论教学专题化

理论教学以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学院以课程为中心,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形成每门课程的专题化教学方案,由教师组织实施专题化教学。专题化教学实行几年来,师生均感满意。

   2、网络教学规范化

为加强思政育人全覆盖,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这是我校思政课改革的创新性成果。五门思政课全部上网,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网络课堂的功能强大,包括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课件、视频、各类相关延伸阅读书目、网络考试的试题库、师生网络互动等。

   3、延伸教学常态化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力推思政教育延伸化,已经形成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延伸教学品牌: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天问讲坛运行多年,通过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国内外时事热点和理论热点的宣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4、教学方式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方法并举的多元教学方式,包括案例教学、学生讲课、课堂“一站到底”的知识问答等各种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八.需解决的问题

从事业长远发展,按照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部署,学院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学校统筹安排下,由学校和学院共同努力解决。

   1、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长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我院教师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未形成有效的梯度。教师中以60年代出生的为主体,80后出生的教师相对偏低。二是学缘结构相对单一,过于集中到几所高校,教师来源不够广泛。解决办法:根据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分年度引进一批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授、博士,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2、教学改革宜纵深推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系统工程,学院的努力需要学校更强力的指导。相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如总体设计需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强有力指导;延伸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均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教学经费、教学资源等,这需要财务处、教务处、资产处等职能部门的经费和设备等的支持。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各类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机制等的保障。

   3、质量保障体系须健全

一是相关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如学院尚需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实施细则、教研活动规范宜细化等。相关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将使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更加完备。

二是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尚需加强。学院教学视导组力量需要加强,通过吸纳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责任心的教师参加,充实学院教学视导组;对青年教师培养与提升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将严格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教研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更加加强,以解决停留在教材处理、课堂组织等浅层次问题上,宜加强对教学规律等深层次问题的研讨。

三是教学质量监控方式要有创新。如教师相互听课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加大相互评课力度,借鉴学习他人的有点,改进自身教学;试卷评阅和互查更加仔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性评估自评报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推荐分辨率:1440 X 900 及以上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5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院地址:宜昌市大学路8号 | 邮编:443002
联系电话:0717-6392199(院办) 0717-6392656(教学办) 0717-6395286(学工办) 传真:0717-6392199